-
友情链接:
主力透支边缘,快船为何不增锋线大将时间?
看着哈登挂着冰袋瘫坐在更衣室,伦纳德赛后采访时扶着腰喘粗气,你肯定想问:快船明明有个能跑能跳的锋线悍将小琼斯,为啥死活不给他加时间?
一、战术需求与小琼斯的功能冲突
快船如今的核心战术是哈登与祖巴茨的高位挡拆体系,这套打法需要锋线球员具备两个特质——要么能拉开空间投三分,要么能在换防中锁死对手。小琼斯36.9%的三分命中率看着合格,但场均仅2.1次出手的产量根本喂不饱战术需求。对比新援博格达诺维奇场均5.4次三分出手,教练组的选择一目了然。
防守端的变化更致命。当快船开始执行无限换防策略时,小琼斯防挡拆时容易吃晃的弱点被放大,本赛季单防效率比上赛季直降2.3个百分点。季后赛对手抓着这个软肋猛攻,逼得教练组不得不压缩他的出场时间。
二、老将与新人的双重挤压
36岁的巴图姆本赛季场均出场30.1分钟,比小琼斯足足多出5分钟。这位法国老将用39.1%的三分命中率和场均1.6次抢断证明,季后赛就是吃经验的地方。更扎心的是,25岁的双向合同球员乔丹米勒异军突起,42.3%的三分命中率+多位置换防能力,硬生生从小琼斯嘴里抢走12.7分钟出场时间。
教练组的用人逻辑很现实:要空间选博格达,要防守留巴图姆,培养新人押宝米勒。小琼斯看似全能实则尴尬,成了战术拼图中的"备胎选项"。
三、技术短板限制发展空间
翻开数据面板更揪心:小琼斯84%的得分来自篮下硬凿和快攻,阵地战持球单打成功率仅32.7%,比联盟锋线平均水平低近9个百分点。当对手收缩禁区摆铁桶阵时,他引以为傲的暴力扣篮就成了摆设。反观巴图姆,空切占比从35%降到28%依然游刃有余,靠的就是一手精准的接球投篮。
最要命的是挡拆质量。小琼斯作为掩护人的效率值只有0.89,祖巴茨和巴图姆分别是1.23和1.07。在高位挡拆战术中,这个差距足以决定球员能否留在场上。
四、教练组的艰难抉择
泰伦卢赛后透露的用人思路值得玩味:"我们需要在经验与活力之间找平衡。"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——宁愿让老将多扛几分钟,也不敢赌年轻球员的稳定性。看看G6生死战的数据:哈登打满47分钟,巴图姆出战34分钟,小琼斯只捞到18分钟。
这种选择看似保守,实则暗藏玄机。季后赛每个回合都可能决定系列赛走向,教练组更信任经历过大战考验的老将。小琼斯想要逆天改命,必须在有限时间里证明自己值得冒险。
五、转机与未来展望
小琼斯的训练师透露,他正在加练接球三分,目标是把场均出手提升到4次。如果这个目标能在休赛期实现,配合他顶级的空切能力,或许能重新赢得教练组信任。毕竟在常规赛对阵尼克斯时,他曾在18分钟内贡献12分6篮板,正负值高达+24。
随着巴图姆年事已高,米勒尚未完全兑现潜力,快船的锋线轮换仍有变数。只要小琼斯能补齐三分短板,提升防守专注度,这个26岁的弹簧人仍有希望杀回主力轮换。但留给他的时间,真的不多了。